RCEP: 亞洲貿易的顛覆者 – 紡織和服裝供應鏈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20 November 2020

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協定,涵蓋世界人口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將近三分之一。 通過取消對至少92%的商品徵收關稅並開放至少65%的服務部門,RCEP無疑將鼓勵亞太地區更多的跨境貿易、投資和人員流動,從而加快區內經貿一體化.

RCEP將為亞太地區創建一套統一的貿易規則,以取代多個「東盟加一」貿易協定,這也將解決東盟陷入過多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所帶來的「意大利麵碗」情況以及每個貿易夥伴都有不同規則的問題。 這標誌著亞洲朝著建立一體化貿易區邁出了一大步,而北美和歐洲的一體化貿易安排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 RCEP不僅統一了其成員國的原產地規則,而且還對許多產品設定了較為寬鬆的當地成分要求。例如,如果某家公司能夠證明其生產的鞋的 RCEP區域價值成分達到40%,就可以將鞋子出口到RCEP 的15個成員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並享有優惠待遇,而這40%的區域價值成分可以來自15個RCEP成員國中的任何一個。

RCEP的統一原產地規則和區域累積規則將大大簡化其成員國生產的產品進入區內其他市場時獲得優惠准入的資格。 這將鼓勵企業從RCEP內的其他成員那裡採購投入品和中間產品,從而進一步加強亞太地區的區域供應鏈。通過有效協調區域供應鏈,企業還將能夠享受更靈活和更低的成本。

I. 什麼是RCEP?

談判和簽署

經過八年的漫長談判,15個亞太國家11月15日在越南河內共同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RCEP涉及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五國。 協定將於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准的60天後生效,其中至少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3個非東盟國家,預計為明年某個時間。

RCEP的目標與覆蓋範圍

RCEP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現代、全面、高品質、互惠互利的新型經濟夥伴關係,這將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的擴大,並為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作出貢獻」。RCEP共有20個章節,涵蓋貿易、市場准入、經濟合作等內容。

此外,RCEP還涉及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貿易救濟;自然人的臨時流動;投資;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中小型企業;經濟技術合作;政府採購;以及爭端解決。

貨物貿易

在接下來的20年中,取消RCEP成員之間貿易至少92%的商品關稅。

原產地規則

建立一套全新、統一的原產地規則。

服務貿易

至少65%的服務業將完全開放,外資持股比例也會提高。服務業的外商投資將採用「負面清單」形式。

1. RCEP 帶來的好處

預計RCEP將在2030年使全球GDP每年增加 2,090億美元。 這些收益將主要流向中國、日本和韓國,GDP將分別增加1,000億美元,460億美元和230億美元。就GDP的增長百分比而言,最大的受益者將是南韓、日本和馬來西亞(見圖3)。

I. 什麼是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都是由亞太國家主導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 但是,兩者的成員組成和規模各有不同(見圖表4和圖表5)。
RCEP CPT
國內生產總值
(佔全球總額%) 25.84萬億美元
(29%) 11.20萬億美元
(13%)
人口
(佔全球總人口%) 2.27 萬億
(30%) 0.51 萬億
(7%)
貿易
(佔全球總額%) 10.42萬億美元
(28%) 5.78 萬億美元
(15%)

此外,這兩項貿易協定的重點和目標各不相同,這也對其他國家加入該協定產生了影響。
首先,RCEP更加側重於傳統自由貿易協定的範圍,例如貨物貿易(而且更多涉及的是製成品,而涉及較少農產品),其主要目的是降低關稅和統一原產地規則。然而,CPTPP被譽為21世紀貿易協定,在保護勞工權利、環境和智慧財產權方面樹立了高標準,並針對國有企業,數字貿易和政府採購引入了WTO-plus和WTO-extra條款。 即便對於貨物貿易,RCEP也沒有CPTPP那麼目標遠大,RCEP的關稅減免為92%,而CPTPP的關稅減免則達98%之高。

其次,RCEP對自由化措施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還為發展中經濟體提供了差別待遇(例如逐步削減關稅和延長過渡期),而CPTPP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採用了相同的高標準規則。因而,對一些感興趣的經濟體而言,RCEP相對來說更容易加入。 相對容易和開放的准入規則,也體現了RCEP貿易集團追求的「開放型區域主義」的目標。

III. RCEP 和區域紡織品及服裝供應鏈

通過關稅自由化和貿易便利化,RCEP一經實施,有望促進區域內的紡織品和服裝貿易,並加深區內的供應鏈整合。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庫,2018年,RCEP的15個成員國合計佔世界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的46.8%,佔世界紡織品和服裝進口的16.2%。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一個相互依存的紡織品和服裝生產網路已經在RCEP貿易集團內部形成和發展。 中國、日本和南韓一直是紡織品投入(如人造纖維、織物、紗線和飾物)的主要供應商,而中國和一些較不發達的東盟國家(如柬埔寨、越南、印尼和緬甸)則是紡織品、服裝和家用紡織品的主要生產國。其最終產品大部分運往美國和歐洲,小部分運往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和中國等區域性消費市場。 同時,澳洲一直是區內原棉和羊毛的主要供應國。

在15個RCEP成員國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實現關稅降低的基礎上,RCEP的簽署將進一步減免紡織品和服裝的關稅。例如,根據各方的關稅承諾:

 越南將降低從中國進口的纖維、織物和紗線(例如HS碼為5208.11.00, 5208.12.00, 5209.11.00 及5209.12.00的棉紡布)關稅細目的基本稅率,在未來10年、20年或25年內逐步由之前的12%降低到1.2%~9%。

 另一方面,中國將在RCEP生效的第一年取消對日本纖維、織物和紗線(HS50-60)的100多個稅目的關稅,並將在十年內逐步停止徵收其餘大部分對日本紡織品和服裝的關稅,基本稅率由之前的從5%~19%降至零。

 此外,日本將在10或15年內逐步將其他RCEP成員出口的幾乎所有紡織品和服裝(HS編碼為50-63)的關稅基礎稅率從1.9%~12.8%降至零。

RCEP帶來的另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統一了原產地規則和海關程式,簡化了RCEP成員國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的重疊且複雜的規則(稱為「意大利麵碗效應」)。 一旦該貿易協定生效,唯一且標準化的原產地證書就足以將某一產品運送到RCEP任何一個成員國。 這樣一來就將大大降低成員國內部的交易成本,創造一個更簡單、更穩定的貿易環境。

具體而言,RCEP規定的原產地規則較為寬鬆,並且就不同產品各有規則。 對於紡織品和服裝,RCEP貿易集團中的製造商可以從世界任何地方採購紡織品投入品,並且成品仍可能有資格獲得RCEP國家的優惠市場准入。

總而言之,我們期望RCEP的批准和實施,將促進區域內紡織品和服裝貿易,並加強區域紡織品和服裝供應鏈。特別是:
1) 通過放寬關稅,統一原產地規則,該貿易協定有望進一步降低貿易集團內部的貿易成本,促進區域內貿易,並使該地區的22億消費者受益。
2)RCEP預計將深化國際勞動分工,並使紡織和服裝行業形成更完整的區域供應鏈,而每個RCEP國家都將鞏固其在紡織品和服裝供應鏈各環節上的競爭優勢(例如工作力成本、技能、技術、資本和原材料資源等)。
3)服務於RCEP市場的品牌和零售商可能會重新平衡其採購策略,方法是從區內採購更多的紡織品投入,並在該地區增加生產以通過貿易協定受益。

 

IV. 利豐研究中心觀點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RCEP的成功簽署向世界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在其他一些國家逐漸施行貿易保護主義和單方面行動的同時,一大批亞太國家仍然致力於自由貿易、互連的供應鏈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

對於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RCEP協定使它們在制定區域貿易規則和標準方面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目前,RCEP和CPTPP這兩項亞太地區的大型貿易協定都沒有美國的參與。這種情況下,亞洲國家將有機會自行制定區域貿易規則。

RCEP將促進以東盟和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內部一體化。隨著東盟與中國之間的中間商品貿易量有望增加,這兩大經濟體的供應鏈之間的聯繫將比以往更加緊密,而且很有可能組成一個擴展版的「世界工廠」——「中國+東盟」世界工廠。 從而,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的概念將變得更加不切實際。

對於香港來說,即使還不是RCEP成員,但仍然可以從中受益。首先,鑒於香港是國際主要的航運樞紐和貿易中心,區域貿易的增長將為海運和貿易領域的公司創造新的機會。 其次,在中國內地設有製造廠的香港企業將享有進入RCEP其他市場的優惠管道。最後,香港還可加入RCEP以充分享受該貿易協定帶來的利益,甚至可以爭取擔當RCEP秘書處的角色。事實上,香港已經表明有興趣加入RCEP。

對於香港的採購企業而言,他們作為最重要的全球供應鏈協調者的角色也必將為他們帶來機會。隨著RCEP使得亞太地區區域供應鏈的不斷發展,香港的採購公司可以在區域供應鏈重組和再平衡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組織作用。特別是那些擁有強大供應商網路以及與區內供應商的深厚關係的企業,他們將最有可能充分利用亞太一體化的區域供應鏈所帶來的機遇。


Article tags